在武漢磁電第二黨支部的黨員隊伍中,既有在開拓市場前線鏖戰的老將,也有在質量攻堅戰場精研細作的骨干,更有在服務保障陣地默默奉獻的新銳。不同年齡段的黨員對航天精神有著差異化詮釋,作為武漢磁電管理崗“匠人”的安全副總監陳繼強,用雙重擔當書寫著新時代航天人的精彩答卷。
作為安全防線的“總工程師”,陳繼強始終將主責主業視為生命線。他的足跡遍布生產車間、研發實驗室、倉庫等每一個角落,用軍營生活淬煉出的標準丈量安全細節。門把手松動、螺絲脫落等這些“小問題”,在他眼中都是必須立即修復的“系統故障”。
他用雙手編織起周密的安全制度網絡,將隱患排查效率提升20%,用數據印證“安全無小事”的航天人準則。當發現某工序存在操作盲區時,他連夜繪制整改圖,組織專項整改,用實際行動詮釋“隱患就是事故”的安全哲學。
這位“安全衛士”的匠心不止于崗位。他的工具箱永遠儲備著“解題智慧”:當生產班組為設備布局困擾時,他帶著游標卡尺現場測量,三天后呈現的模塊化改造方案使作業效率大幅提升;當行政同事抱怨文件收納雜亂,他運用工業設計思維打造的立體儲物系統,讓辦公空間利用率倍增。
軍營歷練賦予他的不僅是雷厲風行的作風,更是“把簡單做到極致”的工匠品格。每次到達趕進度產品交付的時間節點,他都親自駐場指導,從作業規范到心理疏導全程跟進;發現軟件操作復雜,他會主動挖掘、分享一些好用的辦公軟件。他喜歡探索,也熱衷幫助別人解決難題。這些看似“分外之事”,實則是他“大安全觀”的自然延伸——在他看來,每個細節都是系統工程的細胞單元,每次援手都是對航天精神的生動踐行。
從工具箱里永不熄滅的匠心,到多種形式持續迭代的安全智慧,這位始終帶著卷尺和筆記本的“斜杠匠人”,既在安全陣地上筑起銅墻鐵壁,又在技術革新中架設堅固云梯,更在團隊成長時播撒希望火種,用多維度的擔當譜寫著航天精神的現代華章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