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重點項目沖刺的交付的決勝時刻,7801研究所某實驗室里彌漫著緊張的氣息,每一秒都在與時間賽跑。一場關乎成敗的性能測試正在進行——設計人員小心翼翼地為高壓板供電,伴隨著電流的滋滋聲,打破了實驗室的寂靜。緊急斷電后,強光手電筒的光束如利劍般劃破黑暗,一道觸目驚心的黑色碳化痕跡顯露無遺,沿著元器件邊緣那道未被灌封膠完全覆蓋的微小縫隙悄然顯現,看似微不足道的疏漏,卻成為摧毀整個項目的“定時炸彈”,誰能想到如此細微的環節使產品變得如此脆弱。
電裝檢驗組迅速響應,當天組織專門會議進行復盤,問題到底出在哪里呢?大伙圍坐一圈展開討論:到底是設備參數沒調好?還是操作步驟有問題?為啥同樣的工序以前就能零失誤,現在就出現了問題?大家爭得面紅耳赤,這時組長一拍大腿:“光吵沒用,大家兵分兩路,一路復查工藝文件的操作要求;一路復查操作人員當時的操作步驟,然后進行交叉驗證與細節對比,爭取重現整個生產流程的真實狀態,從過程中找問題。”一場嚴謹而細致的驗證工作迅速展開,經過層層抽絲剝繭,問題根源終于浮出水面:操作者與檢驗人員對高壓器件灌封潛在的風險缺乏足夠認知,導致關鍵部位灌封出現偏差。
為了避免這一現象再次出現,電裝檢驗組對后續工作作出針對性的措施:一方面,建立嚴格的專人專崗責任制,挑選經驗豐富、且連續三年未出現質量問題的班組骨干,組建一支“精英戰隊”進行高壓灌封專檢,確保灌封環節可控;另一方面,電裝檢驗組對工藝文件進行地毯式梳理,運用多媒體圖冊的形式,將灌封點、高壓點、易錯易漏點一一標注。
在精心制作的圖冊中,醒目的紅色線條如同警示燈,精準勾勒出印制板上的高壓區域,為后續的操作與檢驗構筑一道清晰可見的“安全屏障”,從源頭杜絕因灌封疏漏引發的質量風險。圖冊以圖片形式直觀標注灌封點、高壓區域及易錯點,將抽象的工藝文件具體化、可視化。操作人員及檢驗(尤其是新員工)無需反復研讀復雜文件,通過紅色線條、重點標注即可快速定位關鍵部位,操作步驟更清晰,減少因文字理解偏差導致的失誤,操作效率提升約40%。
航天產品承載著守護國家安全的千鈞重擔,肩負著捍衛和平的神圣使命,其研發生產之路,充滿著巨額投入的壓力、技術攻堅的挑戰及復雜系統的考驗,每一處環節都不容有失,每一處細節都關乎成敗。檢驗人員正是守護產品質量的忠誠衛士,時刻警惕著,嚴防任何不合格品流入使用環節,為產品質量安全保駕護航,為國家的和平穩定筑牢根基。
|